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艺术 > 狼网 | 鲁迅作品中“狼”情结的复杂性初探

狼网 | 鲁迅作品中“狼”情结的复杂性初探

2022年11月25日 15:38:09 来源:参考网 访问量:1593 作者:宋雯洁
(资料图)

摘 要:鲁迅的“狼”情结,不仅在鲁迅小说的研究方面不容忽视,而且在鲁迅思想的研究领域,也应该值得关注。鲁迅作品中的“狼”,除了作为象征运用的意象之外,也是鲁迅思想内容的侧面折射,鲁迅与狼的关系始终贯穿着自然与非自然的主客观两条线索,而这正是中西方文化对鲁迅思想影响的反映。有关鲁迅“狼”情结的研究,有利于对鲁迅作品和其思想的再认识,同时对当下社会文化心理的再塑也有借鉴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鲁迅 “狼”情结 思想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瞿秋白先生就在《〈鲁迅杂感〉序言》中把鲁迅比作希腊神话中喝着狼汁长大的莱谟斯,后来许广平先生也有类似的论述。综观前人关于鲁迅与狼的关系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分析鲁迅小说中“狼”意象对国民劣根性象征意义的揭示,如看客、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等;一类是通过某一具体小说中的“狼”意象,分析鲁迅本人的性格特征。但尚无将鲁迅的思想与“狼”情结联系起来进行总体探讨的。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鲁迅作品中“狼”意象的梳理分析,结合鲁迅本人的思想发展,从中探寻鲁迅作品中“狼”情结所折射的思想价值和时代意义。

一、鲁迅的“狼”情结:自然与非自然

据笔者统计,在《鲁迅全集》(1—10卷)中共有41处提及“狼”,它们大致可以简单地分为自然性质的狼和意象化的狼。自然性质的狼,并非单纯突出狼的自然性。鲁迅是很少或者不会直接陈述自然性质的狼是如何残忍的,即使有,也是与其他事物相联系出现,比如《祝福》中吃阿毛的“狼”。在这篇小说中,狼的作用仅被一笔带过,它完全可以被其他食肉类动物代替。但鲁迅在这些动物当中,唯独选取了狼,这就足以体现此处的狼不可以被简单认识,它与小说所反映的“礼教吃人”的主题休戚相关。

依据《鲁迅全集》,我们很容易发现,鲁迅关于狼的自然性的揭示,是通过巧妙的比喻和传统狼词汇的大量使用反映出来的。比如“狼藉”(六次)a、“虎狼”(六次)b、“狼狈”(五次)c、“豺狼”(三次)d等词在作品中多次出现,而且这些词汇的出现各具特色。如“虎狼”一词,在《采薇》中指“虎狼盗贼”;在《夏三虫》中,与“鹰鹑”对照;在《保留》中指的是那些舔舐用血汗求来的金钱的无耻之徒;在《关于翻译上》则是“帝国主义”的作品;在《无花的蔷薇之二》中指的是外国侵略者;而《小品文的危机》中的“狼虎”则是对五四新文化时期,西方文学扑面而来的比喻。在以上作品中,狼表面上看似以自然性面孔随意地出现,但是仔细比较这些狼的本真面目,其实鲁迅是煞费苦心,而这正是鲁迅本人“狼”情结的潜在折射。此外,鲁迅也有意识地使用了一些被他“专有化”的词语,比如“狼子村”“狼牙棒”“天狼的香”,这些无疑都是思考鲁迅“狼”情结的关键因素。

有关鲁迅作品中非自然性的“狼”,一直是鲁迅小说“狼”意象研究的热点。研究者大都会聚焦在《阿Q正传》和被钱理群教授认为最富有鲁迅气质的小说之一《孤独者》上。的确,这两部小说是概括鲁迅“狼”意象主要内容的典型之作。《阿Q正传》中,在阿Q前去行刑的路上,他听到从人丛中发出豺狼的嗥叫,遂回想起自己四年前,在山脚下遇见的一只要吃自己肉的饿狼,那只狼的眼睛除了凶残之外还有胆怯……而这回他看见了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又钝又锋利,不但要咀嚼他的肉,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灵魂。在阿Q看来,自然中的狼凶残中尚且还有胆怯,而人丛中的狼则可怕地直触灵魂。鲁迅在小说的末尾给阿Q脱胎换骨地加入了人物性格本身不具有的思想特点,却更为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看客的中毒之深。阿Q又何尝不是看客,现在让看客观照看客自己,这正是对国民灵魂的一次诘问。《孤独者》中,先前是魏连殳在祖母的葬礼上“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了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掺杂着愤怒和悲哀”;后来是叙述者申飞在看完最后永别的魏连殳后,耳朵里挣扎出的“隐约像是长嗥,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两次遗传性的“狼嚎”,将觉醒后痛苦挣扎的小知识分子的境遇体现得寂寞而又悲凉。不管是魏连殳还是申飞,他们在觉醒后的彷徨与孤独,反映了精神战士内心的痛苦挣扎。鲁迅的一生都致力于对“立人”的思考,因此麻木冷漠的看客和开始有了觉醒意识的小知识分子,便成了他小说中的常客。而此间“狼”被选为表现的意象,更能够反映鲁迅与“狼”关系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以上对于鲁迅作品中狼与“狼”意象的划分看似各有归属,实则属于一体,自然性的狼和非自然性的“狼”意象均是对鲁迅思想的反映。综观鲁迅与狼的整个情感交织,折射的正是鲁迅思想的时代性和矛盾性。

二、鲁迅思想与“狼”的交织

关于鲁迅思想的研究,学术界一直以来说法不一。正如汪辉所言,鲁迅是历史“中间物”,他所处的时代特征决定了其自身的矛盾。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的发展中逐渐成长起来的,鲁迅也不例外。如果说青年时期的鲁迅在日本弘文学院对严复翻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的关注,是他思想的起点,那么后来西方文学思潮的大量涌入,正是鲁迅思想涅槃的发生。鲁迅原本就生活在一个矛盾和怀疑的时代里,所以作品中“狼”意象的矛盾性和怀疑性也可想而知。鲁迅先生在青年时期,就开始思考国民性和如何改造国民劣根性的问题,但受个体认知能力和时代局限性的影响,尚未找到有力的依据。而此时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闯入,势必起到了“平地一声雷”的作用。鲁迅于是自觉地采取了以生物界进化论的观点来看待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思维方式:“我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三闲集·序言》)而且这种观点即便是在其生命的最后,鲁迅也较为认可。狼是“物竞天择”的最好实践者,再加上西方“荒原狼”孤独的特性與中国精神战士情感上的共鸣,使得鲁迅除了在提倡狼的野性之外,也一再地强调“孤独的狼”和“受伤的狼”。尤其在《孤独者》中,首尾相接的“狼嗥”一下子就将鲁迅本人生命内的孤独意识完全释放了出来。然而鲁迅在认同进化论的时候,也在怀疑。19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国家各种社会矛盾的暴露,让鲁迅对于这外来的喜悦“如履薄冰”,正如钱理群教授所说:“这是反映了鲁迅‘多疑思维的特点的。如日本学者木山英雄先生所言,鲁迅有一种‘内攻性冲动,对自己拥有的全部观念、情感、选择,都要加以‘多疑的审视……但他也绝不因为这种质疑而趋向另一极端的绝对肯定,他总是同时观照、构想两个(或更多)不同方向的观念、命题或形象,不断地进行质疑、诘难,在肯定与否定之间不断往复,在旋进中将思考引向深入与复杂化。”e他认同并且尝试去接受西方“狼”具有的魅力,然而鲁迅本人又摆脱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在思想深处形成了一种狼吃人的思维定式。狼是凶残的代名词,与狼有关的词汇往往贬义味十足。但是在当时水深火热的时代背景下,鲁迅更是看到了封建礼教比狼有过之而无不及。封建社会的奴性思想历来是根深蒂固的,所以相对于被驯化了的“羊”或“哈巴狗”,鲁迅毫不犹豫地赞赏狼的野性。封建礼教必须被打破,而且要彻底粉碎。当尼采的“超人”“重估一切价值”“权力意识”的思想开始在东方流传时,鲁迅坚定的革命意识在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重新被唤醒。这一时期尼采给予鲁迅的不仅是思想上的启蒙,还有精神上的鼓励。先前,鲁迅本身就很认同“社会达尔文主义”,因此在“进化论”的观点上,尼采和鲁迅不谋而合。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尼采的作用确实给了中国人颠覆一切的榜样,而这正是中国由旧入新最需要的精神食粮。狼是自然界公认的弱肉强食性的动物,相对于驯化了的“哈巴狗”和“羊”,狼的主动攻击性是当时国人的匮乏所在,因此鲁迅再三强调狼的野性之可贵。然而鲁迅也辩证地发现,一味强调“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是会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的。因此在强调野性的同时,他又说:“人不过是人,不要再夹杂着别的东西,当然再好没有了。”所以,尼采的思想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只能算作是鲁迅在改造国民性上的时代借鉴性产物,并不具有绝对的影响力。

鲁迅和尼采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馈赠”人间,不同的是鲁迅想在“平庸者”中改造出“超人”,尼采是想在人间创造“超人”。鲁迅自己说过:“中国的劳苦大众,从知识阶级看来,是和花鸟为一类的。……但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逐渐知道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苦痛,和花鸟并不一样了。”(《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这就是为什么鲁迅笔下的“狼”往往与麻木的国民、小知识分子相联系,如祥林嫂、阿Q、吕纬甫等。鲁迅从一开始就有自己关注的群体,而在这个群体中,“狼”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鲁迅“狼”情结的最终回归

鲁迅对狼的态度,很难用爱与恨来定夺。生活在新与旧文化之间的鲁迅,对一切事情都带有怀疑与矛盾的特点,对狼亦是如此。纵观鲁迅的整个文学创作,除了一些学术性的论文之外,其他的几乎篇篇都是鲁迅为“立人”而呐喊的檄文,因此“狼”被客观地看待只不过是鲁迅“拿来主义”的一部分而已。然而,问题的症候就在于鲁迅拿来的是中国的豺狼,还是西方的“荒原狼”。狼本身是属于自然界的动物,不分地域,有着一般意义上凶残、贪婪,但又机智、团结的特性。但是如果实在地比较中西方的狼,就会发现他们的差异最终体现在“狼”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和符号象征上。在中国人眼里,狼是残忍的,属于异族;但在西方,狼却具有中国“龙”的意义。因此鲁迅关于这两种狼的最终选择,其实质是关于中西方文化的取舍和继承。

关于鲁迅的思想发展路程,按照学者们已有的整理,大致经历了“自然科学主义”“历史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四个阶段,其中历史唯心主义阶段是鲁迅思想最为复杂和多样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正是尼采、拜伦、易卜生、弗洛伊德、叔本华等人的思想在中国的活跃期。鲁迅的思想发展历程是符合马克思主义人类思想发展规律的,但这也只能大致勾勒出鲁迅对人类社会认识观念的变化。而这对于研究鲁迅的思想,显然是犯了形而上的错误。鲁迅思想真正的萌芽之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由于受当时特定历史背景的局限,我们一般会认为鲁迅是彻底反传统的,殊不知鲁迅思想的实质是在中国文化自身的土壤中,“拿来”一切对他来说可以实现民族富强和唤醒国民精神意识的事物,而鲁迅先生一生所致力实现的也都与儒墨思想紧密相连。鲁迅在绝望中坚守的希望正在于此,他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当然,鲁迅自己也承认“这些采取,并非断片的古董的杂陈……恰如吃用牛羊,弃去蹄毛,留其精粹,以滋养及发达新的生体”(《论“旧形式的采用”》)。不管是对中国狼潜移默化的引用,还是对西方狼独特气质的关注,鲁迅最终的回归点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和探索。形象化地说来,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鲁迅,就像是一棵大树的根。它深深地扎入土壤,并且在成长的过程中长出了一些或杂乱或坏死的根须。鲁迅就像一位园丁,为了让这棵树不至于干枯,拥有茂盛的生命力,他一生都在以精神战士的身份去医治。而“狼”既是这棵树本身所包含的因素,又是鲁迅在拯救当中对外来文化选择性吸取的折射,因此在中西方文化的影响下,鲁迅思想的矛盾性是必然的。

最后,需要提及的是当代一些有关狼的作品,比如贾平凹的《怀念狼》、姜戎的《狼图腾》等,其实质就是对鲁迅“狼”情结的选择性继承。不同的是,鲁迅作品中的“狼”,虽含义复杂,但始终起的是配角的作用。而在后起的“狼文学”中,“狼”则完全意义上成了主角,这样的安排势必会加大“狼”的影响力,使“狼”所具有的全部特性毫无保留地映射到当下的社会生活当中,因此也就出现了像《狼道》《狼性》等作品的泛滥。相比于鲁迅由“狼”对民族文化精神的探索,后者关注的重点表面看起来是当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还是对人性塑造的探讨,只是由于部分作品缺乏深度思考,因此走向了鲁迅关于人性思考所实践的反面。

a 见《补天》《摩罗诗力说》《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章》《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五章》《为北京女师大学生拟呈教育部文二件》《谈金圣叹》。

b 见《采薇》《夏三虫》《忽然想到》《保留》《关于翻译(上)》《无花的蔷薇之二》。

c 见《中华民国的新“堂·吉诃德”们》《柔石作〈二月〉小引》《馬上日记》《“招贴即扯”》《查旧账》。

d 见《经验》《屈原及宋玉》《启事》。

e 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参考文献:

[1] 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1.

[2] 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高远东.现在如何“拿来”——鲁迅的思想与文学论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 汪辉.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增订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

[5] 金宏达.鲁迅文化思想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6] 包忠文.鲁迅的思想和艺术新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

[7] 钱理群.心灵的探寻[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

[8] 吴中杰.吴中杰评点鲁迅小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9] 靳新来.“人”与“兽”的纠葛——鲁迅笔下的动物意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

[10] 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作 者: 宋雯洁,文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一级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赵斌 E-mail:mzxszb@126.com



原文2021-02-08刊发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狼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狼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官方网站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机场路23公里处
邮箱:1360781304@qq.com 值班电话:1800460693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