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艺术 > 狼网 | 中国近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狼”形象是怎样的?

狼网 | 中国近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狼”形象是怎样的?

2022年07月31日 23:10:08 来源:baike 访问量:1120
随后产生了系列以“狼”为主题的作品,如刘汉太的《狼性高原》、刘晓滨的《废墟狼嗥》、杨志军的《藏獒》等,这些作品中,表现了在特殊的时代,畸变的人们比狼更可怕的一面。

文学史自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文学大张反对封建社会禁锢、提倡自由和人性的思想,掀起了文学革命的浪潮。

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民主与自由”的思想,“我们完全有理由把这场发现和解放欲望的文学革命本身看作是一次‘狼性’的张扬”。


在这一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中开始转变对“狼”的态度,尤其是鲁迅的作品,在其诸多作品均可见“呼唤野性”的痕迹和“狼”的形象。

如其在《孤独者》中写到,魏连殳“忽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鲁迅在这里自喻“受伤的狼”,显示了“狼”的另一种形象:孤独、悲伤而不为社会所容。

八十年代中后期,在提倡人道主义的背景下,“狼”以新的形象再次进入刚复苏的文学视野,对这一形象给予多重释义。

例如,残雪在《山上的小屋》中以荒诞的方式将亲人之间互相残杀、互不信任、如狼一样具有“吃人”本性的关系体现出来,但更多的是将“狼”和“小屋”一起象征着在特殊的时代人性受压抑的痛苦。

王凤麟则在《野狼出没的山谷》通过贝蒂这一只猎狗变为“狼”的这一复杂微妙的过程,将人与“狼”进行真实的对视。于波在长篇小说《狼人》中所描述的受人性感化而泯灭兽性的狼族,实则对人性的呼唤。

在这里,作家们通过“狼”这一形象隐含的寓意来表现某种心理和状态,或是微妙的人狼关系,“狼”的身影和形象仍处于“黑暗角落”。

而进入九十年代,“狼”这一形象多被列入儿童文学作品中,组成系列“狼的故事”,如著名儿童作家沈石溪笔下的“狼”常被赋予“人的思维”,以“动物看人”的新视角讲述“狼的世界”。


二十一世纪初,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生态焦虑和人性思索成为人们关注的一大主题,著名作家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被选入中学教材,大力赞赏狼的智慧,是值得人类所赞扬和学习的。

贾平凹的《怀念狼》的问世引起人们对狼的怀念,从狼被人们灭绝而以死抗争的形象来对人性进行反思,而姜戎的《狼图腾》的发行,更是掀起了一阵“狼文化”热潮,并推演成为一种风尚。

随后产生了系列以“狼”为主题的作品,如刘汉太的《狼性高原》、刘晓滨的《废墟狼嗥》、杨志军的《藏獒》等,这些作品中,表现了在特殊的时代,畸变的人们比狼更可怕的一面。

而后更是孕育出了许多以“狼”和生态问题为主题的作品,如郭雪波以《大漠狼孩》为代表的系列生态作品,从狼身上,人们可以看到其温情和善良的形象。

甚至是向往平静的生活,不与人类结仇。这一时期产生的这些作品,饱含狼的情爱、生存、竞争等主题,“狼”被赋予复杂而全新而复杂的形象和象征意义,人狼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被放置重要地位。

综上所述,“狼”作为文化原型的出现明显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族英雄原型,二是恶魔原型。


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说过:“恐怖创造了世界上最初的神”,狼作为草原的“霸主”,其勇敢、智慧、忍耐等特点易为游牧民族所容纳,并相依相存。

但作为一种生命实体,其具有天生的狂野本能,为了生存和繁衍,往往会攻击家畜,甚至对人的生存构成威胁。

因而人狼之间的冲突从未断续,“狼”在人们的固有观念中成为了“恶”和“恐惧”的代名词。而在当代,“狼”的形象变得更加多样复杂,作家们试图以崭新的视角向人们诠释“狼”形象背后隐含的文化内涵。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狼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狼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官方网站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机场路23公里处
邮箱:1360781304@qq.com 值班电话:1800460693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